1、建设背景
随着首都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显,空气污染、水资源匮乏以及土壤退化已经成为制约首都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障碍。林果业对于清新空气、涵养水源、保育土壤及构建宜居环境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由于生态功能与经济功能未能有机结合,使其作用未能充分发挥,影响其可持续发展。
目前在科技创新方面普遍存在如下问题:单位之间条块分隔,资源分散;学科间相互分离,对交叉性问题解决力度不够;重研究、轻开发,成果转化不够;管理机制不活,整合不够等等。通过林果业多功能的开发,提升生态承载力、改善环境质量,实现生态与经济价值“双增”及可持续发展,需要多学科、多单位的协同联动。面对社会的热点需求,高校只有通过协同创新打破现有体制机制,整合创新要素,实现政产学研用创新要素深度融合,才能促进高校自身发展、增强社会服务能力。
太阳集团网站入口在林果业生态环境功能研究方面具有学科优势和一定的研究基础,与协同单位有多年的共建关系和实质性合作,为协同创新中心的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总体目标与重点任务
总体目标:以协同创新中心为载体,以林果业生态环境功能提升的重大科学和技术问题的研发为切入点,通过机制体制创新,聚集人才,整合资源,合力攻关,提高高校的科技创新、服务区域发展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为首都大气环境改善和水土涵养提供技术和人才支撑。
重点任务:搭建林果业生态环境功能提升协同创新中心平台,组建林果种质资源创新、林果生态功能提升、林果产业功能拓展、林果高效节水栽培4个分中心;建立跨部门跨单位的组织管理机制、人员聘用机制、资源配置机制、成果共享机制、人才培养机制等;聚集培养一批拔尖创新人才和创新团队;研发并转化一批关键共性技术和成果。
3、前期培育组建情况
本中心立足于林果产业生态环境功能提升等重大需求,组建了以太阳集团网站入口为牵头单位,中国农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北京森淼种业有限公司为参与单位的分工协作的协同创新体。
机制体制改革方面,构建了“管理委员会+管理平台+分中心+科技创新团队”的分层管理方式;“科学咨询委员会+中心主任(副主任)+分中心首席专家+岗位专家+骨干成员”的科研运行模式;“按需设岗、以岗聘人”的新型人事管理制度;“贡献主导、双向考核、业绩同认”的综合评价机制;“导师互聘、协同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产权不变、统筹统用”的资源汇聚利用机制。
中心汇聚了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才等40余名专家;近五年共承担相关科研项目95项,科研经费近2亿元;共享了13个省部级以上科研机构,设备总值超过8000万元;有综合产学研基地56个。
中心培养人才2000余人;获得国家级科技成果奖4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33项;审定林果新品种37个;授权专利70项;制定标准15个;发表著作与高水平论文300余篇;科研成果直接转化效益超800亿元,引领了区域产业发展,为林果产业和生态服务价值的提升做出了重大贡献。
4、下阶段计划开展的重点工作
研究内容:高经济价值与生态价值的乡土抗逆、耐瘠植物种质创新及种苗产业化应用;滞尘吸霾、涵养水源的林果生态系统结构建立与生态功能提升研究;林果高效生态园构建与产业功能提升关键技术研究示范;节水、节能、节力关键技术集成与无公害生产技术研发应用。通过以上研究,从生物种质创新、生态功能与产业功能提升、栽培模式改良等方面促进区域林果业发展,进一步改善北京生态环境。
机制创新:围绕建设国内一流林果业科技协同创新体的目标,在已有机制体制基础上,进一步建立成果管理机制、国内外人才流动机制、第三方评价机制。
5、预期成效与社会贡献
预期成效:筛选适应北京土壤气候条件、抗逆性强的植物资源,创制林果、花卉新品种;研制重要抗逆乡土植物、生态功能性植物种苗繁育等关键技术、调控PM2.5及其它环境因子的乔灌草合理配置技术、提高森林水源涵养的林分及森林植被调整技术等;发表一系列高质量学术论文;研究并提出有关果实品质形成机制、森林水源涵养机制等理论;申报国家发明专利或实用新型专利;研究生防农药产品;制定相关国家、行业或地方标准。提升牵头高校果树学、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等学科地位,并逐渐形成覆盖林业、果业、生态等领域的学科群,促进学科发展。
社会贡献:形成跨行业、跨部门、跨单位的协同创新机制体制,围绕北京市林果业发展、生态环境改善的重大问题,协同攻关。在林果业生态领域,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研究生、本科生、基层农技人员等各级各类人才,打造能解决区域林果业生态关键问题的创新团队,增强高校服务区域能力。提升林果业的生态和经济功能,改善北京市生态环境,提高城市居民环境满意度及农村居民收入水平,促进首都可持续发展。